我先說一個故事-西弗史坦的給予樹(giving tree)

敘述渴望完全被照顧

有一個男孩,坐在這棵樹上吃他結出的果實。

長大後他貢獻樹枝給男孩蓋房子。多年後,男孩長大成男人

他想出海去到處看看,他捐出樹幹做成船。直到樹都老了,

男人才回來,她好傷心,擔心自己再也沒有東西可以貢獻了。

但是男人說,他只需要一個可以倚靠的地方。於是他倚著

僅存的樹幹滿足的休息。她總是這樣滿足他的需求。




對天真者來說,他人 自然界和萬物都是為了服侍滿足他而存在。

天真者通常出現在童年的早期 情侶的熱戀期 用最新的話來講

就叫做公主病(或王子病)。

天真者是兒童的自然狀態,若帶入成年則要有驚人的否定與自戀。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個女生,到大學還不能自己作主,衣服都穿媽媽

買的。不能單獨和男生出去,只用粉紅色的東西,幻想男人都是壞人

自以為是困在高塔的公主,癡癡的等著解救他的王子。

"墮落"使天真者成為孤兒,也存在政治 宗教 個人當中。簡單來說

本來死忠於一個政黨的人,突然發現他所支持的政黨貪污無能,死心

離開。這就是一個天真者->孤兒的過程。

"孤兒"是一個失望的理想主義者,因為痛苦 只好麻醉自己。製造一個

假象的安全。所已有宗教 毒品 酒 盲目享樂。

成為孤兒要花漫長的時間學習信任和希望。

我覺得我爸就是孤兒的原型。



孤兒原型是一種喪失能力的感覺,可望重回天真。

孤兒的自我防禦是抓住天真不放,否定自己的痛苦,也變的自戀

漠視他人的痛苦。

看到這裡,有沒有發現身邊就有這樣的人。

如果孤兒被殉道者原型所吸引,他們不可能發自內心關懷別人和

為別人犧牲。這是假的殉道者。

作者舉的例子很好。有些父母為孩子犧牲,然後要孩子適當的表達感激

並依照父母的期待過生活。簡單來說 就是要孩子用自己的生命來報答

父母的犧牲-->這是本質操控的假犧牲!!!

有沒有覺得很熟悉 在西方社會或是你我身邊 這類例子層出不窮。

犧牲型的父親同樣惡質,會迫使妻兒營造一個讓他感到安全放心

以及不受批評和不生氣的堡壘。其實他放出來真正的訊息是:

我為你們犧牲,不可以離開我,滿足我的幻想,讓我安全和放心。



如果不假扮殉道者的角色,孤兒還可能選擇鬥士的角色。憤世嫉俗

的偽鬥士是搶匪 強姦者 暴力者 剝削環境的奸商,是典型的強權主義者。

當然 還有路上飆車砍人最該死的飆車族。



在年少時,尚未發展人格的部分,都是孤兒。

唯有幻想破滅時才會為自己的生命找尋新的答案。譬如青少年晚期

,我們會離家 上大學或是出外工作。

拋棄使你失望的政黨 宗教 生活哲學 價值觀。 然後

尋找你要的答案。 我覺得現在的我就是這樣,一直拋棄一些東西

再找自己要的答案。有時感到空虛 失落,有時會覺得很充實。



孤兒的問題是絕望,所以關鍵的行動是希望。

當能放下對安全的執著,並能不求回報的付出,便越不覺得

自己是孤兒。

孤兒要學會給予和幫助他人,才能體認到世上確有安全和愛的存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yuan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